(1)、播种场所:不同月份应用的育苗场所不同,根据青花的发芽期和幼苗期都温度的要求来区分,4~10月即春、秋、夏三季可进行露地育苗;11月至翌年3月即冬季,需分别采用改良阳畦、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等保护地育苗。当年当年青花菜的育苗技术以常规的苗床育苗为主。可用于改良阳畦、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以及大棚等任何一种育苗场所。但所使用进口种子,价格较高,建议以穴盘或营养钵育苗,不仅起到护根作用,而且节约用种量,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省去分苗的过程。
(2)、播种前准备:育苗场应设在保护地内光线充足的部位,种植一亩地需5平方米的苗床。青花菜可采用营养钵、穴盘或苗床进行播种育苗。穴盘育苗最好选用72孔的盘,营养钵育苗选8~10厘米的营养钵较为合适。填充物配置:草炭:蛭石=1:1或园土:堆肥:草炭=1:1:1,每穴或每钵播种2粒,覆细土,再盖塑料小拱棚。此方法播种不用分。用苗床育苗的,选择灌溉方便的壤土,起成宽1.7~1.8米、高20~25厘米的高崎做苗床,按10~15千克/立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比施入一定量的磷肥和钾肥后,将肥与土壤混均,靶碎整平播种用。
(3)、播种:营养钵播种的,播种前将营养土淋湿,每钵播种1粒,播后盖上薄土,喷都尔除草剂;苗床播种的,播前将种子与一定量的细沙混均在播种,播种量4~5克/立方米。5立方米的种苗可供1亩田种植。播后盖0.5~1厘米薄土,淋湿,喷都尔除草剂,然后盖上地膜。
(4)播种后苗期管理:
A、采用营养钵、穴盘育苗的播种后苗期管理:一般3天开始出苗,7天开始齐苗,要及时把地膜揭去。出苗时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齐苗后酌情补充水分。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黄条跳甲和蛞蝓为害。青花壮苗标准:株高5厘米左右,茎粗0.6~0.8厘米,叶片数4~5片。
B、采用苗床播种育苗的分苗前后的管理:①、分苗后的管理。播种后苗床温度最后保持在20~25摄氏度,促进小苗出土。待大部分幼苗出土后,撤去薄膜,待苗上无水汽时再加一次细土。此后苗床温度要湿度降低,主要是夜间温度要低些,维持在10~12摄氏度,以防徒长,白天15~20摄氏度,适当通风换气。②、分苗。幼苗生长到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要提前准备好分苗床,每亩地需20~25平方米。分苗床要增施肥料,每10平方米施腐熟过筛的圈肥80~100千克,粪土掺均后整平畦面。分苗前在播种床浇一次小水,分苗时选用大苗、壮苗,按8~10厘米见方分苗,1个苗床分完后即可浇水,在气温偏低时,要在分苗床上覆盖薄膜。③、分苗后的管理。分苗3~4天后即可浇缓苗水,比撤去薄膜。2~3天后苗床松土。从分苗到缓苗期间,苗床温度应适当提高,白天维持在20~25摄氏度,夜间15摄氏度左右;缓苗浇水后逐渐降低温度,白天保持在15~20摄氏度,夜间10摄氏度左右;定植前进行炼苗,以适应定植场所的温度条件。定植前4~5天苗床浇一次透水,第二天进行挖苗、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