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育耳技术:是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的一种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出耳管理)新方法,即在黑木耳划口摆地后,不用草帘覆盖或者覆盖催芽后撤去草帘,让栽培袋在露地上阳光照射下进行出耳管理。
该生产一般与雾喷设施配合,浇水时,湿度充分保障耳片充分吸水;停水时,阳光和风把耳片快速干燥,充分作到“干就干透,湿就湿透,干湿分明”。
1、场地选择与清理: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地块,避开风口,低湿地,林地,对场地进行消毒;
2、菌袋开口:春季栽培在气温稳定在13℃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栽培袋消毒,开12~15个出耳口,也可扎小孔80—100个;
3、催芽处理:催芽床内气温保持23℃以下,2500lx的光照,10℃以上温差,空气相对湿度自然;
4、分床摆袋:按出耳要求将栽培菌袋摆在栽培床上,在全光条件下晒3—5天;
5、田间管理:温度最好保持25℃以下,超过这个温度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水分、湿度状况干湿交替,干时湿度65%,湿时湿度85%以上,浇水初期少浇,中期后期浇大水,保持全光照,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6、成熟采收:当耳片平展,边缘平滑整齐时采收。
露地全光育耳也叫免覆盖出耳,即出耳时菌袋摆在露天地,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采用雾喷设施加湿的方法出耳。这种方法是在近年来雾喷技术设施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出耳模式。露地全光育耳有前提要求:
一是低湿季节和地区较适宜,而高温季节与地区,阳光过分直射,会造成耳子薄、黄,甚至超温烂耳和污染。
三是要在室内、地槽或草帘覆盖下集中催耳后再摆在露地耳床上,切不可划口后直接摆袋,防止划口线吊干,封口后原基不生成,使耳芽出得不整齐,也防止划口线进水污染,可以草帘覆盖催出整齐的原基,再露天摆袋出耳,即“盖一半、露一半”。
四是露地全光育耳摆袋时可摆在自然草甸上,若是土地,地上可铺防污覆盖物,以无纺布、塑料地膜,经清洗过的废编织袋为好,可防止泥沙污染。
露地全光育耳的优点,在适宜的季节和地区(一般在早春晚秋或东北林区),采用全光育耳,加上喷灌设施的作用,浇水时,湿度充分保障耳片充分吸水;停水时,阳光和风把耳片快速干燥,充分作到“干就干透,湿就湿透,干湿分明”,这正是地栽黑木耳强调的原则。出耳时,充分的光照和绝对的通风,促进子实体分化,阳光的紫外线还有杀灭耳场表面杂菌的作用,防止了高温不通风造成的烂耳与污染。要遵从“七干三湿”浇水原则。
正确处理子实体生长阶段的干湿关系相当重要,在栽培中子实体开片后长的慢,烂耳,子实体发红变软,弹性下降等往往由于没把握好干湿关系造成的。
在子实体生长时需要两种湿度,培养基内的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这就是我们讲的内干外湿,袋内干(空气相对湿度60%)长菌丝,袋外湿(空气相对湿度85%~100%)才能长木耳,内干外湿。
子实体生长既需要袋外的大湿度,更需要袋内菌丝输送营养,长时间湿度过大,造成子实体根部积水,根部水分大菌丝停止生长,菌丝停止生长或退菌后子实体就失去了营养供应(如同树木和庄稼没了根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子实体在大湿度,没有菌丝供应营养的情况下,停止生长,逐步烂掉。
干干湿湿,干湿交替,七干三湿,干湿分明。干湿分明:湿,子实体生长湿度要达到85%~100%,使子实体吸足水分快速生长,子实体这阶段不应干巴边,应水灵新鲜,大湿度几天后,发现子实体长的慢后,掀开草帘,让阳光将袋上的子实体晒干,帘子和地面也晒干,干个三五天,让耳根处干燥,菌丝在湿度下降后又恢复生长,这时再浇水,子实体因为有菌丝供应营养,又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积累干物质的时间,反而长的更快了。
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切忌长时间不干不湿的维持,这样菌丝也不长,子实体也很难生长,使子实体失去菌丝供应营养,本身弹性下降,又因草帘长时间盖着,就会造成流耳或杂菌感染。一定要把握干长菌丝,湿长木耳原则,干就干透,这样干湿交替,才能适应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子实体才能长的好。
热2016-05-15
热2017-11-14
热2016-10-06
热2016-06-18
热2016-08-15
热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