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夫草编已发展成集草支垫、草帘、草绳、草袋子、稻草人为主要产品的稻草加工厂

产品:草支垫,草袋,草帘,草绳      电话:15937370357
  柔软金黄的稻草,经过整理、压制、捆扎、编制等工序,能变成集装箱的货物支垫、蔬菜大棚的保暖帘、轮胎消毒的防疫用品,还能变成可爱的稻草人……     这两天,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水稻收割完毕,20家稻草制品加工厂忙着收储稻草,赶制稻草制品订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米东区围绕农区变景区调整农业结构,在调减水稻发展稻海观光、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鼓励引导发展稻草加工业,既变废为宝,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11月5日,在米东区三道坝镇四道坝村的草制品厂,农民正在收储稻草。     变废为宝     稻草变成“香饽饽”     “厂子收稻草了,我赶到地里去捆稻草。”11月10日一早,在米东区羊毛工镇新建村,56岁的村民马凤刚开着三轮车往自家水稻地里赶。     因为盐碱大,新建村不太适合种其他作物,村民一直以种水稻为主,目前全村有水稻2800余亩。     近年来,按照乌鲁木齐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三退、两协调”政策(退水稻、小麦和大麦,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米东区大力调减水稻种植面积,保留水稻种植3.5万亩,保障粮食供应,发展稻海观光旅游。     水稻地里,稻子已收完,金黄的稻草铺满稻田。马凤刚忙着捆稻草:“五六年前,看着稻草心里发愁,现在看着满地稻草,心里高兴。”     马凤刚种水稻三十多年,经历了稻草从“宝”变“废”再到“宝”的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稻草是村民的燃料,做饭取暖都能用。90年代后,随着农村生活改善,大家都用上了煤,现在还用上了液化气。“稻草不经烧,拉回家还麻烦,都撂地里了。”马凤刚说。     新建村党总书记朱刚说,过去,大部分稻草都在稻田烧掉了,少部分被村民堆成垛放在房前屋后,既影响土壤,也有消防隐患,还影响村容村貌。     4年前,在镇政府和米东区统战部、民宗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上建起了占地60余亩的乌鲁木齐米东区龙辉草制品厂。     说话间,稻草厂拉稻草的车开到马凤刚地头。厂子收稻草,一亩地稻草60元,捆扎费55元。马凤刚家42亩水稻,卖稻草一项就挣了4800多元。     “归根结底,是党的政策好,建了厂子,变废为宝。”马凤刚笑着说。     龙辉草制品厂厂长马生龙说,厂子今年要回收4000余亩稻草,除新建村整村回收外,还带动周边3个村的稻草回收,仅收稻草就能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     目前,米东区共有草制品加工厂20个,基本实现全区稻草回收。     市生态环境局米东区分局局长黄新江说,发展稻草加工产业,保护了土壤,避免了焚烧稻草造成的污染及长期堆放对环境的影响,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产业之路。   在米东区米羊公路旁,市民在用稻草制作的草屏风宣传栏前驻足观看。     产业引导     企业建在村头实惠多     稻草在马凤刚家稻田装车后,直接运进了龙辉草制品厂。厂子里,整齐码放的稻草已堆成了十余座草山。     加工区内,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十余台机械轰鸣,三十余位工人正忙碌着。     稻草加工是米东传统产业,但之前大多是家庭作坊,规模小、产量低、效益低。米东区农经站站长马存福说,如今,通过引进新设备,米东区已发展成集草支垫草帘草绳草袋子、稻草人为主要产品的稻草加工产业,其中草支垫等产品还远销甘肃、陕西等地。     在一台草支垫液压机前,42岁的刘宝新和妻子互相配合,一个操作机械,一个码放稻草。5分钟后,一个1.45米长的长方形草支垫压制好了。     “这些草支垫今天就能运到铁路集装箱上,用作货物的支垫。”马生龙说,这是厂子主要产品,年产30万个。     马生龙十年前就从事稻草加工行业。“稻草软、韧,做草帘能保暖、可用作消毒垫,做草支垫能保护机械设备,做草袋子是便宜好用的防洪袋。”马生龙说。     厂子年产60多万条(个)稻草制品,除供应本地外,每年还有近10万个草支垫销售到疆外。     厂子开在村头,村民最受益。该厂每年能解决50余人就业,其中20余人是长期工。     刘宝新算了一笔账:他和妻子每天能做400余个草支垫,一个挣1.2元,每天能挣500多元,除厂子冬休外,他们一年能干9个月,能挣13万元多。     在三道坝镇四道坝村,54岁的王世宁的草制品加工厂也正忙着收储稻草,赶制草帘。     四道坝村党总支书记孙晓波说,自从在镇政府及米东区卫健委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建起了三家草制品加工厂后,全村2600亩水稻全部回收,还解决了百余人就业。     47岁的村民胡铁军因为要照顾73岁的母亲,一直在草制品加工厂打工。他说,既照顾了母亲,每年还能挣十余万元,并不比在外务工差。     截至目前,米东区草制品加工厂解决务工200余人,人均增收3万余元。   在米东区米羊公路旁,摆放着用稻草制作的稻草人。     精深加工     稻草身价翻倍助增收     这两天,在米东区古牧地镇西二渠村,新疆同轩稻草工艺品公司负责人李昊林正忙着检修设备,为即将到来的新疆冬季旅游季作准备。     2018年,李昊林利用本地稻草资源,开始为景区、旅游接待机构制作稻草工艺品。     相比较制作草制品,制作稻草工艺品耗时耗力,对制作者要求更高。“框架做完后,既编草,也要上色、固定、防腐,工序复杂,但收益也高。”李昊林说。     拿常见的稻草卡通人物来说,一件平均售价1500元左右,是做成草帘等草制品收益的上百倍。     近年来,该公司的稻草艺术品先后进入福海冬捕节现场、巴音布鲁克草原、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禾木景区等地,既让米东稻草人扬名疆内,也带动了30多位农民制作稻草人增收。     李昊林说,公司将抓紧旅游兴疆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拓展稻草人的种类和品质,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马生龙也打算挖掘稻草的高附加值。这两天,他正在考察稻草粉加工设备,打算年内购进一套设备。     去年开始,乌鲁木齐市积极推进“蔬菜、牛羊肉、奶产品”三大基地建设,其中牛羊肉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饲草料,这让马生龙看到了机会。     “稻草粉碎之后与青储玉米一起发酵,不仅能提高饲草料品质,还能大大提高饲草料产量。”马生龙说。     马生龙有自己的规划:设备到位,可以实现日产8吨草粉,实现稻草价值翻倍,还能解决更多村民就业。     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办主任李刚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他们将继续鼓励稻草加工产业发展,建成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循环农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