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暖棚蔬菜需注意草苫防寒保暖哦!

产品:草支垫,草袋,草帘,草绳      电话:15937370357
冬春交替季节,天气多变,应该如何调控冬暖式大棚内的环境,以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呢?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连续阴天3天后,骤然转晴后的管理   连续阴天后,骤然转晴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菜农朋友往往忽视这方面的管理,造成整棚萎蔫,死棵现象。   专家建议   在天气连续阴天突然晴后,不要一次性把草苫拉起来。如果一次性把大棚草苫全部拉起来,半小时以后棚内作物就会萎蔫,一小时后棚内作物就会枯萎,两小时左右就会造成全棚蔬菜毁灭性死棵。   连续阴天后,一方面,大棚内土壤温度降低,一般降低到14℃以下,蔬菜根系不能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土壤的容积热容量大,晴天后,土壤温度上升较慢,而空气温度上升较快,这时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加强,需水较多,而土壤升温较慢,根系吸水能力却小,这样就造成了作物萎蔫死棵现象,也就是菜农们常说的“闪秧”。   正确方法   早上拉苫时,最好要隔一床拉一床,以利于后面的操作。如果会出现萎蔫现象,这时要及时往植株上喷洒20℃的温水。直接给作物喷温水后,作物体内水分充足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长,等拉起草苫的那些对应的蔬菜恢复正常生长后,这时再放下草苫,重新拉起第一遍没有拉起的草苫,让没有接受强光照的蔬菜也接受强光照,然后也用同样喷温水的方法促其恢复正常生长,如此反复进行几遍,蔬菜见到强光后就不会再出现萎蔫症状,这时就可以全部揭开草苫了。   等到第二天后,恢复晴天后的正常管理。   正常晴朗天气棚室环境的调控 适时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   早晨拉开草苫后,大棚内的温度既不升高也不降低就为合适揭草苫时间。如果拉开草苫后,大棚温度随之降低,说明拉早了草苫;相反,如果拉开草苫后,大棚温度随之上升,说明拉晚了草苫。   拉开草苫后,当棚内达到一定温度时,要及时开天窗通风,譬如,瓜类蔬菜当棚内温度达到32℃、茄果类蔬菜达到30℃时就要开天窗通风,以此来排除棚内的湿气。   另外,还可以交换气体,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促其光合作用高质量进行。   下午,当棚内温度降到26℃时要关闭放风口,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还能上升到28~30℃,后温度逐渐降低,当棚内温度降到20~21℃时就要及时放草苫,放草苫4小时以后,此时棚内的温度既不高于20℃,也不低于18℃左右时,说明放草苫时间最为适宜。   在地膜覆盖的前提下,适时早揭晚盖草苫。此举能能使棚内上半夜温度为20~16℃,下半夜温度为16~12℃,凌晨棚内最低也不低于10℃,下半夜地温往往比棚内气温高3~4℃,凌晨地温比棚内气温高5℃,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千方百计增加采光   只有光照充足,才能保证植物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需要。但春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较弱。对此,专家建议要想增加大棚采光,必须做足以下三项措施:   ①要勤擦拭棚膜,保持良好的透光条件   ②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减少棚膜起雾及水滴,利于透光   ③张挂镀铝反光幕,增加植株下部和地面的光照强度,增加反光照   及时放风排湿   如果前天下午浇水后,棚内湿度较大,第二天拉开草苫后一定要提前放风排湿,可视当天天气情况决定放风时间,一般为30~45分钟后关闭放风口。